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9-10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吉首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大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阳学院、西昌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中共铜陵市委党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九十余篇。开幕式上,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刘正寅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分别致辞。何明首先代表云南大学热烈欢迎与会的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了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主要成果。刘正寅的致辞,简要回顾了论坛发展历程,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赵心愚强调,本次论坛参会论文的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西南民族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现实关怀。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教授主持。开幕式后十一位学者做了主旨发言。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指出,民族走廊是联系华夏文明“中心”和“边缘”的特殊地带,具有塑造“边界”的特性,对型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意义重大。四川大学石硕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南民族地区从过去的边缘地带变成“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学术界应该积极关注这种变化。厦门大学张先清教授主张超越既往的土地主义观念,用海洋文化视角重新理解全球化时代。云南大学何俊研究员的报告,探讨了全球化形成的新价值链条,认为这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公平、正义、均等化等基础价值观。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就人类学方法论展开思辨,认为人类学研究具有物感物觉、物物相指、心智意义三元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特征。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评述了姚莹边疆思想的特点,认为其观点受到清代西藏方志的影响,而姚莹边疆思想也对西藏方志发展作出贡献。云南大学方铁教授依托文献讨论了西南边疆古代民族迁徙的原因及走向,指出云南坝子与山地相对的二元结构促使汉族移民和少数民族的共生互补关系趋向明显。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认为颜色和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等概念一样,是人类学研究把握文化本质的线索。浙江大学庄孔韶教授介绍了自己40多年前在西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情况,并对此展开学术反思。厦门大学张亚辉教授认为,韦伯的种族概念基于自然法特征而强调风俗差异,民族概念强调了人的社会意义,而民族声望则基于社会知识分子担纲的文化。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以越南和泰国为例说明,虽然游客的初衷是体验异域文化,由此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在受到资本操纵的“特殊旅游场域”中,旅游者却最终进一步加深了其“文化偏见”。论坛还设立了分会场,分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1.边疆民族社会治理。刘正寅指出,明朝统治承袭了元代蒙古的宗藩结构,但同时借用了之前“华夏”的政治话语,蒙元政治对明清朝贡体系影响深远。段金生讨论了顺治康熙时期对云南土司地区的治理政策。刘振宁、马益英分析了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对彝族社会的记述,反思了大众传媒背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马林英揭示了凉山沙马宣抚司兴衰背后的社会力量。马威回顾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佤山的民族统战工作。袁东升认为“情谊道德经济”在民族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张熙勤以《百夷传》为例,管窥了明初西南社会。2.西南民族宗教。陈沛照认为,湘西苗族“四月八”活动反映了当地文化变迁的适应性策略。和继全比较了纳西东巴木牌画与西北出土人面木牌的异同,尝试发现其文化相关性。张帆基于“卜娘”的塑造过程,揭示了贵州水族亲属关系的特点。张玉皎分析了洱海区域宗教生态与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黄镇邦透过踩狱仪式揭示了布依族把凶死者转换为先祖加以祭祀的社会认知。旦知肖介绍了巴蜀地区汉藏佛教交流的特点。3.边疆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龚义龙依据文献分析了乾嘉时期武陵山区人口结构的变化。黄秀蓉以《龙树脚杨氏苗族家谱》编纂为例,探讨了跨国苗族认同的形成过程。李斌梳理了凯里顾氏宗族的科举历程,展示了边疆移民的社会融合。温拓探讨了屠各刘氏谱系建构之于族群团结的作用。覃延佳描述了中越边境都龙口岸的地方文化景观变迁。陈雪认为云南烟草生产消费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4.海外民族问题。吴金光分析中缅跨界民族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民地武”问题的对策建议。高志英解读了曼德勒华人华侨的宗教实践及其生存智慧。李永祥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孟加拉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实践。郑宇认为云南边境苗族群体存在着动态二重性的社会结构。何林讨论了“胞波”作为中缅关系符号的变迁和重构。吴振南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了古代高棉水利系统的演变和文化特点。5.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彭文斌回顾了费孝通、潘光旦等前辈学者在鸡足山调研时所进行的学术思考。刘海涛揭示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历史观在人类学思想演进中的特殊地位。赵萱以欧美为例,讨论了政治研究方法在人类学边界研究中的进展。杨小康探讨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朱凌飞从空间正义的视角讨论了道路与聚落的关系。张原认为,地方文化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登磋分析了川西北松潘赤相廓藏族兄弟共居婚的社会文化意义。其他与会学者也从各自角度就论坛主题发表了意见。闭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张友教授、《民族研究》编辑部刘海涛副研究员与云南大学何明教授分别发言。张友指出,本次论坛的很多研究关注了当下社会条件下的重要议题,对继续办好论坛提供了宝贵经验。刘海涛对本届论坛主旨发言与分组讨论取得的学术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何明回顾了西南边疆全球化的特点,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闭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春盛教授主持。(作者高志英,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吴振南,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讲师。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责任编辑 刘海涛〕
  • 高志英 吴振南
  • 全文[ PDF 0.0 MB ] 2018.4(5):0-0  共有 2033 人次浏览
  • 清末新疆的蝗灾与政府应对
  • [摘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以及地方志等清代文献,文章全面梳理和统计了清末新疆蝗虫灾害的概况,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清末天山南北各地蝗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讨论了光绪、宣统年间受灾损失程度以及政府救济的相关措施,论述了清政府对新疆救灾的力度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国家治理的独特方式。关键词:清末 新疆 蝗灾 灾害应对作者阿利亚·艾尼瓦尔,女,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地址:乌鲁木齐市,邮编830017。
  • 阿利亚·艾尼瓦尔
  • 全文[ PDF 1418.0 MB ] 2018.4(5):0-0  共有 1535 人次浏览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 [摘要]鸿胪井刻石是唐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学界一般认为,刻石铭文所记“鸿胪卿崔忻”和史书所记“郎将崔訢”为一人,“宣劳”与“册封”是同一次出使的行为。文章指出了鸿胪井刻石解读存在的诸多疑点,结合使者出使时间、出使对象、身份和使命等方面的探讨,提出:“鸿胪卿崔忻”和“郎将崔訢”是两次不同性质的出使,并非学界所说的是一次出使的两个阶段;铭文中的“靺羯”并非大祚荣所部,而是“鸿胪卿崔忻”“宣劳”的对象。关键词:鸿胪井刻石铭文 唐朝 渤海国 郎将崔訢 鸿胪卿崔忻作者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 李大龙 朱尖
  • 全文[ PDF 1286.0 MB ] 2018.4(5):0-0  共有 1442 人次浏览
  •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
  • [摘要]本文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年轻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为例,揭示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对于消解传统城乡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呈现出都市和乡村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交叠的情景,展示出网络时代城乡文化并存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快手”成为城乡边界消解、城乡文化拼接的舞台。关键词:“快手” 都市 乡村 青年 土族作者姬广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地址:广州市,邮编510275。
  • 姬广绪
  • 全文[ PDF 1271.0 MB ] 2018.4(5):0-0  共有 1496 人次浏览
  • 多种实践与多重关系:纳人达巴的“古布”仪式
  • [摘要]面对无书写传统的社会时,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口头”或“口述”等词汇,来形容、定义该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与文化特征。这一思路限制了对传统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川滇交界纳人(摩梭人)达巴主持的“古布”仪式表明,视听、语言和行动等多种实践形式在仪式过程中的交织并行,共同推动和实现了纳人对人、精灵、神之间多重关系的再现与想象。综合在一起的仪式实践体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复杂情境。关键词:实践 关系 仪式 纳人 达巴作者陈晋,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地址:上海市,邮编200092。
  • 陈晋
  • 全文[ PDF 1826.0 MB ] 2018.4(5):0-0  共有 1458 人次浏览
  • 狩猎采集社会及其当下意义
  • [摘要]文化与自然两分是晚近以来的分类。这样分类在许多传统社会里并不存在。狩猎采集社会得以存续至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文化与自然两分的宇宙观与价值观。这是狩猎采集者理解与处理自身与周遭环境关系的源泉,体现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性智慧。正因为如此,与“原始”结缘、“停滞”不前的狩猎采集社会对于理解当下事关发展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关键词:狩猎 采集 文化 自然作者范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地址:南京市,邮编210023。
  • 范可
  • 全文[ PDF 1024.0 MB ] 2018.4(5):0-0  共有 1540 人次浏览
  •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民族话语体系及其发展
  • [摘要]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文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关民族话语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民族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导向,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话语,包括了道路、目标、内容、主体、规则等几个方面。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民族话语体系体现为渐进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话语的改革色彩、观念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强调,“复兴”的话语内涵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关键词:改革开放 民族 话语体系 变迁作者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教授。地址:天津市,邮编300387。
  • 佟德志
  • 全文[ PDF 1501.0 MB ] 2018.4(5):0-0  共有 1509 人次浏览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叙事——基于民族学与历史学视野
  •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于国家层面竞争失利而经历的挫折感,一些历史学家倾向于从边疆地区面临的分离危机来思考民族问题,不断地从学术层面构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希冀将边疆民族统合到一个共同的民族国家框架之内。但对于一些民族学家和民族志社会学家来说,民族与政治间的紧张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提出用“民族平等,文化多元”作为认同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两者构建了迥异的民族叙事框架。尽管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上有诸多分歧,但他们普遍将构建中华民族视作一项神圣使命,并且形成了基于中国边疆本位的历史观;重新审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从学理上检讨传统的“华夷之辨”,进而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关键词:边疆民族 民族学 历史学 中国本位 民国时期作者冯建勇,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特聘教授。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邮编321004。
  • 冯建勇
  • 全文[ PDF 1361.0 MB ] 2018.4(5):0-0  共有 1467 人次浏览
  •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呼伦贝尔地区的实践与启示
  • [摘要]历史上, 呼伦贝尔地区以北方世居民族为核心,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态势。清朝政府的移民政策使移民大量增加,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多民族的格局,以及近代以来复杂的边疆形势下,民族问题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面实施党的民族政策,目前有42个民族生活在这里。现阶段在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上,该地区采取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众居住条件,调整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在重视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语言相通的良性效应等重要举措。从其侧重点和努力方向来看,海拉尔区是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鄂伦春自治旗则是在践行“民族进步”过程中,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总体上,情感上的日益亲近,检验和反映了当地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良好局面。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关系 呼伦贝尔地区作者赵月梅,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邮编100081。
  • 赵月梅
  • 全文[ PDF 1078.0 MB ] 2018.4(5):0-0  共有 1452 人次浏览
  • 列宁和斯大林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
  • [摘要]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二国际期间出现的民族文化自治主张影响极为深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订民族纲领的重大思想障碍。纵观列宁的著作,民族文化自治是列宁在批判民族主义问题上最为着力、用心最多的一种理论,被列宁定性为“最精致、最绝对、最彻底的民族主义”。与列宁的观点一致,斯大林在同一时期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也极为集中,一些问题说得更为透彻,着重从历史发展规律上对民族文化自治做了否定。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目标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而不是各行其是、独自发展。这一目标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也体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之中。民族文化自治着眼的是各民族自身的文化诉求,体现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和“公民社会”建设。基于民族文化自治固有的性质和局限,以及我国现有民族工作体制的优越性,民族文化自治绝不能成为我们民族政策的选项。关键词:民族主义 民族文化自治 马克思主义 民族政策作者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邮编100081。
  • 王希恩
  • 全文[ PDF 1070.0 MB ] 2018.4(5):0-0  共有 1482 人次浏览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